(上接B10版)
  們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新京報:你說不擔心短期之內會發生金融危機,是不擔心發生了以後對經濟的影響,還是不擔心這個事情會發生?
  黃益平:我說不擔心是因為我認為現在政府其實是能夠消化這些不穩定的問題,包括銀行壞賬,地方融資問題,國有企業,信托產品等等。萬一它們出了問題,政府是兜得住的。因為公共債務占GDP的比重大概就15%。我們國家現在金融風險的問題更多的是流量的問題,不是存量的問題。存量的問題,它是有能力去消化的,但是如果流量沒有停止,以後這個壓力會更大。
  資本賬戶開放應有先後次序
  新京報: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的300多項改革中,你最關註哪一項?你認為哪幾項在2015年亟待突破?
  黃益平:在所有的改革中我最關註金融改革,一是跟我的研究興趣有關,二是我認為下一步市場化改革的關鍵在於要素市場的開放,因為過去三十幾年改革的一個基本策略,就是產品市場全面放開,要素市場持續扭曲。而在所有要素市場扭曲中,金融市場的扭曲最為普遍,也最為嚴重。三是因為既然要走向市場化經濟,一個有效的金融體系是必不可少的。2015年還需要突破的領域很多,最看不清楚但也至關重要的有國企改革與土地改革。金融改革的大方向很清楚,但什麼時候改、怎麼改、改到什麼程度,似乎並沒有形成共識,這些也還有待突破。
  新京報:你觀察這一兩年,哪些改革是做得比較好的?
  黃益平:力度最大、最直截了當的就是減少行政審批。這項工作從李總理上任後就開始在做,動作也非常快。此外,財稅改革動作也比較快,儘管有爭議,但方案出來後就很快推下去了。像戶口制度、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和鬆動也比較明顯,我覺得(明年)應該說有比較大的進展。
  新京報:你一直認為金融改革是此輪深化改革的核心,那麼金融改革進展如何?
  黃益平:金融改革爭議比較大。大家都覺得要進行金融改革,央行的方向也比較明確,但到目前為止,進展比較慢。可能是因為現在經濟下行,政府對金融改革持比較謹慎的態度。怎麼改、改多少、怎麼協調,沒有形成共識。
  新京報:關於資本賬戶開放,你覺得是到了一個可以開放的節點了嗎?
  黃益平:可以逐步開放。但這裡有兩個問題:第一是先後次序的問題,利率還沒市場化,地方融資平臺問題那麼大,如果放開,(企業)不向國內借,都跑到國外借,那怎麼辦?第二,還需要有一些條件,比如監管能不能跟得上,以後會有許多其他的風險出來。簡單來說,放開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你可以提高資本利用效率,壞處就是會帶來新的不穩定。新的不穩定如果處置不好就是新的金融危機。
  新京報:有學者擔心央行將資本賬戶開放了,但中國的經濟增速達不到一個很好的水平,投資者信心會下降,資本外流,最後形成金融危機。你怎麼看?
  黃益平:直接投資可以放開,因為它本身就是一種長期投資,不是短期的投機性的投資。但是要謹慎開放不意味著全部放開,不管制了,在很多領域還是可以管制的,證券市場投資、金融創新產品投資,包括銀行跨境信貸流動,都可以有所管制。在經濟不穩定的時候,適當地放慢開放的步伐,我覺得是合理的。即便到真正完全放開之後,我覺得對短期資本流動也是要有一些限制的。
  國企改革重在管資本和去行政化
  新京報:你之前說過中國深化改革的核心是金融改革,前提是國企改革。國企改革為什麼這麼重要?
  黃益平:如果國企做不好,軟預算約束不改變的話會影響資源配置的效率,會影響金融風險,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說,它可能也是一個內生的。如果它一直做不好的話,那政府潛在的財務負擔會不斷上漲。畢竟對一個國家來說,最終還是要看政府本身負債是多少。
  新京報:按照你的觀點,國企到底應該怎麼改?
  黃益平:政府首先應把自己看成一個普通的出資人,而不是上級或主管單位。從以前的管人管事管企業轉變成管資本。我倒不是很介意政府在一些企業做大股東,但政府要把自己只當成大股東對待,大股東的影響的確要大一些,但要把目標搞清楚,大股東是出資人,最應該關心的是資產的回報和企業的發展,而不是官員的想法或政府意向,這是根本區別。我覺得最終落實到企業層面,是兩個事情,一個是管資本,第二個就是去行政化。
  新京報:現在政府的很多政策其實是考慮到民眾意見,按照你的觀點,政府不需要再考慮輿論了嗎?
  黃益平:有一些企業政府完全放開當然是不行的,像水電、公共交通這些項目可以採用PPP模式。即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彼此之間形成一種伙伴式的合作關係,並通過簽署合同來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具體做法就是政府限定價格,公交車不能隨便亂漲價,政府給予一定補貼。但我們過去的做法就是直接讓政府的企業來負責運作,把補貼變成無底洞。你不知道它到底需要多少是夠的,因為這裡面有很多的不確定性。
  想要依靠宏觀政策來解決結構性問題其實是比較困難的,但是我也贊成在採取宏觀經濟政策的時候考慮一些結構性因素。
  資本賬戶可以逐步開放,但放開既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你可以提高資本利用效率,壞處就是會帶來新的不穩定。
  政府應把自己看成一個普通的國企出資人,而不是國企上級或主管單位,其角色應當從以前的管人管事管企業轉變成管資本。  (原標題:黃益平:反腐可提升經濟效率(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u77uuesb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