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央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6月19日在網站公告,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英鎊交易實行直接交易做市商制度。至今,英鎊成為繼美元、日元、澳元與新西蘭元之後,第五個與人民幣直接兌換的貨幣。
  關於人民幣與英鎊直接交易,中英互動頻繁,從去年已開始鋪墊。去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和英格蘭銀行簽署了2000億元人民幣/200億英鎊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同年10月,國務院副總理馬凱與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在第五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國和英國同意人民幣與英鎊直接交易。而昨日,人民幣英鎊直兌終於正式落地。
  以往,人民幣與英鎊交易,需先兌換成美元,再兌換成英鎊。這不僅令匯兌成本高企,亦有匯率風險之虞。實現人民幣與英鎊直兌後,等於取消了二次換匯,人民幣對英鎊匯率無須再由匯率套算形成中間價,改為直接交易做市商報價利於形成人民幣對英鎊直接匯率,首先就是匯兌成本的下降;其次,在二次換匯中有可能因為匯率變動而產生匯率風險,企業不得不使用對沖等手段或利用金融衍生產品甚至改變貿易結算方式來避險,而直兌後不存在避險問題,其實亦在另一層面降低了成本,提升了中英雙邊貿易的便捷程度。毫無疑問,此舉的最直接受益方為從事中英貿易的企業,而匯兌成本與匯率風險降低、便捷程度提升亦有利於促進中英雙邊貿易與投資往來。
  人民幣與英鎊直接交易的意義與影響顯然不止於此。此舉對倫敦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建設有著重要推動作用,同時亦標志著人民幣國際化再邁出一步。
  至今為止,美元仍是唯一真正的國際儲蓄貨幣,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進行中英合作是個雙贏的選擇。人民幣國際化對於中國爭奪金融話語權等好處自不在話下,而對於英國而言,合作可在分享人民幣國際化紅利的同時鞏固倫敦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因此,近兩年英國極力搶灘離岸人民幣中心。三年前倫敦還幾乎沒有人民幣業務,但隨著2011年貿易融資的迅猛增長以及2012年人民幣業務中心計劃的推出,截至2013年,倫敦的跨境人民幣結算已趕超新加坡,中國內地和香港以外的62%人民幣支付都是在英國進行。隨著貨幣直兌的推出,增長趨勢將更為明顯。
  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離岸人民幣數量是必要的基礎條件。在實現貨幣直兌的同時,中英雙方亦承諾人民幣可在倫敦進行結算與清算,中資銀行可於年內在英國設立分行併發債。昨日公佈消息的同時,建行已被確認為倫敦的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匯豐亦宣佈獲批成為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首批人民幣對英鎊直接交易做市商。這些起到做市商作用的中資銀行,將增加離岸人民幣數量並形成一個交易市場。
  去年隨著利率與匯率市場化的推進,尤其是人民幣資本項下可兌換的突破,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亦隨之提速。雖然人民幣占傳統貿易金融份額已超越歐元躍居該領域的第二大常用貨幣,但美元地位仍十分穩固,使用率占貿易金融市場的81.08%。況且,即使目前離岸人民幣數量已達一定規模,但在外匯管制框架下,迴流渠道不暢的問題一直未能解決,而上海自貿區的跨境人民幣貸款試驗則被賦予提供迴流渠道解決方式的期待。
  要動搖美元地位甚至成為國際儲蓄貨幣仍非常遙遠,但至少人民幣與英鎊的直接交易標志著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上又邁出了一步。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需要匯率、利率改革的支撐,方能更進一步。  (原標題:[社論]人民幣英鎊直接交易 人民幣國際化再下一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u77uuesb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